首页

卉儿女王

时间:2025-05-26 03:38:14 作者:“央国企内推”“直签保录取”……三部门联合发布招聘欺诈典型案例 浏览量:65240

  中新社悉尼3月17日电 题:踏访澳中能源信息与需求响应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3月16日,记者踏访了设在悉尼大学内的澳中能源信息与需求响应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下称中心)。该中心主任阿尔伯特(Albert)和副主任李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和中国在此领域合作具有巨大潜力。

当地时间3月16日,澳中能源信息与需求响应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阿尔伯特(中)和副主任李炜(左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和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具有巨大潜力。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摄

  阿尔伯特介绍称,中心成立于2019年,集结了澳中两国优秀科研力量,致力于共同开发能源信息学和需求响应技术,以提高绿色能源的渗透率和可持续性,并提供高效、经济实惠且可靠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他说,中心成立后,根据项目规划和双方核心人员的专长进行了合作分工。澳方主要从事软件研究,而中方专注于硬件研究。具体而言,中心在用户侧开发了一种综合能源管理服务,激励用户参与需求响应,提高了市场渗透率,帮助用户节能并最多降低50%的电费。在电网侧,中心的方法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进而提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和电网可靠性。此外,需求响应框架将减少因满足峰值负荷而使用褐煤发电产生的电量,大幅减少碳排放。

  负责技术业务的李炜教授告诉记者,中心的工作得到了澳大利亚工业、创新和科学部,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澳大利亚科学院等多家机构的肯定。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心开发的资源调度算法被成功应用于当地医院重症监护室,有效分配了稀缺的医疗资源,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这项工作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

  谈及澳中科技合作的未来空间,阿尔伯特表示,以中心为例,双方在科技合作方面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清洁能源领域,两国可以共同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提高清洁能源在计算设备中的利用率,推动整个计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减少碳排放。两国还可以合作开发高度信息化的医疗辅助诊断系统,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李炜认为,双方应以类似中心的双边合作项目为依托,促进双方科研人员长期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培养更多高层次科技人才,为两国科技发展合作注入持续活力。此外,要着力推动合作项目落地,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真正惠及两国人民。

  展望新的一年,阿尔伯特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表示,中心成员将按计划访问中方合作伙伴,深化合作关系,推动项目进展。在悉尼大学的支持下,中心将进一步扩大与中国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构建更广泛的合作网络。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合作领域,促进联合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促进研究成果的商业化,最终造福两国人民。(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财政部:加强基层“三保”和重点领域保障

浙江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寻幽探胜、赋诗抒情之地。1000多年前的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00多名诗人在游历浙江的过程中,写下了2000多篇脍炙人口的壮丽诗篇,筑就了回响千年的唐诗之路。

全球最大多用途纸浆运输船在辽宁大连命名交付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也是链接“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节点。目前的建设情况如何?一起去看!

香港恒生指数涨362点 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

穿过景区内壮观的百亩高粱地,台湾郑成功文化推展总会副总会长廖秀庆走到刻满河南地名的夯土墙前,找到廖姓发源地并合影留念,“我父亲、阿公(祖父)只知道他们是从湖南来的,但这次我才知道廖姓可以追溯到河南,真的很希望下次能带父母再来这里。”

长征路上学党史丨红军兵站贡米飘香

叶小沫说,父亲和爷爷一样,对孩子们的职业选择不设限,支持自己去北大荒当农民,也支持自己回北京当工人。“我很幸运生长在这样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里,也庆幸自己有一个无拘无束的快乐童年。”在她看来,爷爷坚持实践着那些看上去简单而朴实的道理,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益。

中国龙舟竞技纪录片点映仪式在巴黎举行

专家表示,《意见》中24条政策措施,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方式六个方面系统推进,切实体现出我国持续深化制度型开放的决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